|
“语言+心理再塑”疗法简介![]() 所谓“语言+心理再塑”疗法就是先通过呼吸、发音上的科学训练,使患者养成符合科学规律的呼吸、发音习惯,达到气流和发音的和谐配合,然后通过语言的流畅逐步地消除患者讲话时的恐惧心理(俗语说“艺高人胆大”就是这个道理),辅以心理上的专业辅导,彻底粉碎口吃患者的心理障碍,最终使患者达到语言的流畅、呼吸的顺畅、心理的舒畅,从而彻底地摆脱口吃!实践证明,这是一种从本质上解决口吃的方法。其实做任何事情,都有它的客观的科学规律,讲话也是如此。 大家都知道,影响讲话的因素简单地说有四点:思维(组织语言的能力)、呼吸(讲话时的吸气和吐气)、发音(包括发音方式和发音各个器官的动作)和心理(成年口吃患者大多有心理的障碍,儿童口吃患者一般没有心理的问题)。可能有的人对这四点不是很明白,下面先把它们与口吃的关系简单分析下: 思维与口吃:讲话是将无声的内在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外在语言的过程。而内在语言就是思维,也就是首先大脑想好讲的话,之后嘴巴把它们说出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思维和语言只有协调一致才不容易导致口吃。假定思维快于语言,那么我们就想一下子把想要讲的话说出来,结果呼吸不能跟上,发音器官的动作跟不上,话就会被卡住,形成难发音或者中阻。假定思维慢于语言,那么此时由于内在语言未形成,患者只好用有意无意的口吃现象(比如字音重复或者加一些无用的词语“嗯~”“啊~”“这个那个~”等)来填充由于思维空白而导致的言语空白。 呼吸和口吃:声音是由气流带动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(其实声带的振动只会产生一种“声”,而不同的“音”是需要发音器官(唇齿口舌等)的不同动作完成的)。语言的流畅在呼吸上要求使气流达到充足、流畅、平稳三个要求。首先气流应该充足:口吃患者经常会出现讲话时胸中没了气,却不知道停顿换气,此时就需要用力挤压肺部,气流被动发出,患者也会因此感到胸闷气短、讲话吃力。与此同时患者仍然强迫自己讲话,就会出现越急越口吃,越口吃越急的恶性循环。其次,气流要流畅:患者经常出现呼吸紊乱、气息停滞等气流不畅现象。呼吸的紊乱造成吸气和呼气的无规律,从而使气流不足以保证讲话的顺利进行,而气流的停滞则形成明显的难发音或卡壳(主要是没有及时的打开出气通道,比如发音时舌头顶住上颚(如字音大、都等翘舌音)或双唇紧闭(如字音不、白等双唇音)没有及时分开等)。另外,气流应该平稳:气流的发出应该是平稳的,而不是忽强忽弱、时断时续的。否则容易造成呼吸紊乱导致患者出现口吃,特别是患者讲话过重,会使气流很快被用完,会因气流不足而口吃。就像唱歌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一样,我们讲话的艺术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是一门呼吸的艺术,呼吸对讲话的流畅与否是非常重要的。 发音方式和口吃:口吃患者最显著的发音特点就是过重、过急、过快、过猛,总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都讲完,不知道停顿换气等,这些不良的讲话习惯必须改变。而改变不良的讲话习惯必须要经过专门的科学的训练来完成。 正常人轻松流利讲话就是思维、呼吸和发音和谐配合的结果,如果在讲话时这三者配合不协调,那么就会出现口吃现象,如果这种现象多次发生并逐渐养成习惯,就最终成了病态意义上的口吃,当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,羞辱心的逐步形成,家人朋友的指责嘲笑,口吃的恐惧心理也就会跟着出现(根据统计80%以上的成年口吃患者有讲话前的恐惧心理,而儿童口吃患者较少有这一恐惧心理)。“语言+心理再塑”疗法就是根据口吃的形成过程,运用逆向原理,由语言的流畅来逐步的摆脱口吃的恐惧心理(经过我们专门的训练后,有把握把话讲好,心理的恐惧自然会慢慢消失),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非常有效的疗法。众所周知,口吃是一种后天形成的不良的语言习惯,而习惯只能通过训练来改变,经过我们的系统培训,可以做到从容而有节奏的讲话,使发音准确而协调、呼吸平静而自然、语言流畅而轻松,最终使口吃者改变原有的讲话习惯,加强大脑对言语的调控能力,形成新的条件反射,心理的恐惧逐渐减轻消失,最终使口吃得到痊愈。这一原理是通过对思维、呼吸和发音的协调来实现的。 讲起来好像也不是很复杂,其实矫正口吃不是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,也不是很多矫正机构说的那么容易,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只有通过专门的科学训练,才能达到思维、发音和呼吸的和谐配合,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讲话心理,才能最终达到语言的轻松流利。 南京文华口吃矫正中心采用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矫正方案,小班教学,我们相信我们的疗效并能保证矫正的效果,我们的矫正治愈率在全国也一直保持最高水平。欢迎全国各地的口吃患者前来咨询、矫正,也欢迎在其他地方矫正失败的患者朋友重新鼓起矫正的勇气和信心,前来矫正。 成功的人生,源自正确的选择!南京文华口吃矫正中心真诚欢迎您的到来! 下一篇: 为何发音法被称之为口吃矫正的“法宝”
|